【月考专栏】九年级英语上册一次月考知识点汇总!
October 9, 2020【月考专栏】七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上册一次月考知识点汇总!
October 9, 2020
临近月考,不少同学已经开始复习了,对于政史来说,要背记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。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苦恼,林老师特意在此总结了八年级政史重点知识点,一定要收藏背诵哦!
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
1、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?
可以通过走进农村,来到工厂,步入商场,还可以通过电视、广播、网络等了解生活。
2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★
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;
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;
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,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,我们有不同的身份。
3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★
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,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,认识越来越深刻。
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,并献计献策。更加关心国家发展,或为之自豪,或准备之分忧。
4、同一个人,为什么身份不同?
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。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,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。
5、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?
血缘关系、地缘关系(同乡、邻居)、业缘关系(同学、同事、师生)
6、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?
通过父母的抚育、同伴的帮助、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,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,能力不断提高,规则意识不断增强,价值观念日渐养成,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。
7、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(意义)★
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,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,关注社会、了 解社会、服务社会。
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塑造健康的人格,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,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;
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8、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?★
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。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,关注社会发展变化,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。
②在社会生活中,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,热心帮助他人,想他人之所想,急他人之所急。
③要主动关心社会,积极融入社会,倾力奉献社会。
9、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
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。
②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。
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
1、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?(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)★
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;
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,促进了人际交往;
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。
2、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?(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、影响)★
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;
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;
②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。
3、网络陷阱有哪些?(网络的消极影响)★
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;
②沉迷于网络,影响学习、工作和生活;
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。
4、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?
网络是把双刃剑,有利也有弊。★
(1)好处:
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;
②沉迷网络,影响学习、工作和生活;
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。
5、怎样合理利用网络?(如何理性参与生活?)
(1)我们要提高媒介养,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、促进沟通、完善自我;
(2)我们要注意浏览、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,要学会信息节食;
6、怎样传播正能量?
(1)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。
(2)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,共同培育积极健康、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,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,高扬主旋律。
7、如何辨别网络谣言?
注意信息出处;关注官方信息;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;辨别信息内容;向他人求助。
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
1、社会秩序包括哪些?(种类)
社会管理秩序、生产秩序、交通秩序、公共场所秩序。
2、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、意义?( 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)★
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;
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。
3、社会规则的含义
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、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。
4、社会规则的内容(调节行为的规则有哪些?)
道德、纪律、法律、风俗、守则。
5、社会规则的作用?(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)★
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;
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。
6、规则和自由的关系★
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,自由不是随心所欲,它受道德、纪律、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;
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。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,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,促进社会有序进行。
7、怎样遵守规则?★
(1)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;
(2)遵守社会规则,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,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。无论何时何地,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8、我们怎样维护规则?★
①要从自己做起,自觉遵守规则;
②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提醒、监督、帮助他人遵守规则。
9、为什么要改进规则?
(1)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,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,需要制定;
(2)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,需要废除;
(3)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,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。
10、怎样改进规则?★
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,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、寻求共识,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,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。
11、劝导的技巧
(1)有礼,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,语言文明,态度和善;
第一单元
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
第1课 鸦片战争
1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:19世纪上半期,为了开辟中国市场,推销工业品,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。
2、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:为了扭转贸易逆差。
3、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: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,加剧了中国的贫弱,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;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。军队吸食鸦片使得自身战斗力进一步削弱。
4、林则徐虎门硝烟:时间:1839年6月;地点:广州虎门;意义: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,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,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,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。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。
5、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:1840-1842年。中国战败的原因:清王朝政治腐败,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,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。
影响:鸦片战争后,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。
6、《南京条约》的内容:割让香港岛给英国;赔款2100万银元;开放广州、厦门、福州、宁波、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;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,中国须同英国商定。
7、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: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,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,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
8、启示:①落后就要挨打,发展才是硬道理;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,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提高自身综合实力。
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
1、第二次鸦片战争:时间:1856-1860年;原因:英、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,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。
2、经过:1856年10月,英国首先挑起战争,英法联军为主凶,美俄为帮凶,炮轰广州,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;1858 年签订《天津条约》;1860 年英法再次出兵,攻占天津,进逼北京,1860 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,火烧圆明园,签订《北京条约》。
3、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,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。
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|
割占领土范围 |
割占领土面积 |
《瑷珲条约》(1858年) |
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、黑龙江以北 |
60多万平方千米 |
《北京条约》(1860 年) |
中国乌苏里江以东、包括库页岛在内 |
约40万平方千米 |
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(1864年) |
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|
44万多平方千米 |
中俄《改订条约》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(19世纪80年代) |
中国西北部 |
7 万多平方米 |
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(1851—1864)
一、原因
1、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,导致阶级矛盾激化。
2、外国资本主义侵略,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——重要原因,“新” 的原因。
3、自然灾害严重,农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——直接原因。
创立“拜上帝会”,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。(洪秀全将中国广大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,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,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很大的号召力)
三、重大事件
1、金田起义
1851年初,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,建号“太平天国”,起义军称“太平军”,洪秀全自称“天王”。
2、定都天京
1853年春,占领南京,把南京改名天京,定为都城,正式建立农民政权,与清朝对峙。同时期颁布《天朝田亩制度》,但未有实施。
3、全盛时期
背景:清朝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,围困天京。
三次战斗:
①北伐:想要推翻清朝统治(最终失败)
②西征:想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(初步成功)
③东征:断绝清政府财源,充实自己的经济力。
后经过内乱后,重建领导核心。洪秀全封陈玉成为英王,李秀成为忠王,洪仁玎为干王,总理朝政。颁布《资政新篇》,但未有实施。
4、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:上海地方官绅与英、法勾结,组织“洋枪队”。清政府依靠曾国藩的湘军、李鸿章的淮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。
5、天京变乱
6、失败
1864年,曾国藩领导湘军,李鸿章率领淮军,加之英国人戈登率领的“常胜军”围攻天京,天京被围。同年6月,洪秀全病逝,不久天京陷落。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。
7、失败原因
主观上:
(1)农民阶级拥有自身局限性。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,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,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。
(2)战略失误:偏师北伐。
客观上:遭到了封建政权和国外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。
8、太平天国的功绩
(1)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;
(2)同时进行了的反帝和反封的任务;
(3)比起以往的农民战争,在思想组织上都技高一筹,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;
(4)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,后期还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;
(5)19世纪中叶,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,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、印度、印尼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,相互推动相互影响,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。
9、评价和启示
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,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。它的失败表明,农民战争不可能为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找到一条出路。
10、对两个方案的认识:
③落后性: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。
(2)《资政新篇》:
①进步性: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;
②空想性: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,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。
11、太平军大败洋枪队:1851 年,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,为了镇压太平天国,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,成立了洋枪队,由美国人华尔统领。1860年8月,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,1862年,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。
第二单元
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
第4课 洋务运动
1、19世纪60年代到20年代,洋务派中央以奕䜣为代表,地方以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堂、张之洞为代表。掀起一场“师夷长技”的洋务运动。
2、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: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解除内忧外患,实现富国强兵,维护清朝的统治。
3、洋务运动前期以“自强”为口号,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,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(曾国藩)、江南制造总局(曾国藩、李鸿章)、福州船政局(左宗棠)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;后期以“求富”为口号,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,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、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、湖北织布局等。从70-80年代筹建了南洋、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。1862 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。
4、洋务运动的评价: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,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。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,而非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。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,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,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。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,培养了技术力量,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,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。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。
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
1、1894-1895年,甲午中日战争爆发,在黄海大战中,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。威海卫战役中,北洋舰队全军覆没。(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)
2、甲午战败后,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签订《马关条约》,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。
3、《马关条约》的内容:割辽东半岛半岛、台湾及附属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;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;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;增辟通商口岸等。
4、《马关条约》的影响:《马关条约》 的签订,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,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。
5、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以后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组织了反日力量?
①刘永福组织黑旗军重创日军;
②徐骧组织义军抗日。(徐骧临终高呼:“大丈夫为国捐躯,死而无憾!”)
第6课 戊成变法
1、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:①甲午战败,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。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,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。
2、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:康有为、梁启超。
3、公车上书:1895年春,《马关条约》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,康有为、梁启超领导的“公车上书”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。
4、公车上书失败以后,康、梁创办《万国公报》(后改名《中外纪闻》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),宜传维新变法。
5、百日维新:1898年6月到9月,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,开始了变法。1898年是旧历戊成年,因此称这次变法为“戊成变法”。这次变法历时103天,因此又称为“百日维新”。
内容:改革政府机构,裁撤冗官,任用维新人士(政治);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(经济);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,翻译西方书籍,传播新思想(教育和思想);创办报刊,开放言论(言论);训练新式军队(军事)等。
结果:慈禧太后发动政变,变法失败。
意义:戊成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,虽然以失败而告终,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,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6、戊戌六君子:谭嗣同、刘光第、杨锐、杨深秀、康广仁、林旭。
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
一、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
1、兴起时间、地点:1898年,山东。
2、领导阶级:农民阶级
3、兴起原因: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,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的欺压中国人民。
4、口号:扶清灭洋
5、斗争矛头: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。
6、发展:1900年春,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。
7、性质:反帝爱国运动。
二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
1、时间:1900年–1901年
2、八国:英、美、俄、日、法、德、意、奥
3、原因: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,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。
4、目的: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。
5、经过:
(1)八国联军两千多人,由英国人西摩尔率领,从大沽到天津,进犯北京;
(2)各国舰队夺取大沽炮台,攻占天津后攻占北京,到处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.
6、结果: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《辛丑条约》。
7、性质: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实现他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,联合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、残酷的暴行。
8、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:
廊坊狙击战的胜利,挫败了西摩尔进犯北京的计划,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,英勇斗争的精神。
9、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、教训、历史意义。
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方势力的联合镇压,主观原因是义和团运功是农民的自发斗争,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,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,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。缺乏严密的组织,斗争手段、武器装备落后,迷信色彩浓重,这都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反映。
教训: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,单纯的农民斗争不可能挽救中国。农民既无法摧毁封建制度,也不能阻止半殖民地化的进程,中国革命的任务要靠新的阶级力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。
意义: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,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。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,迫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,而推行“以华治华”的策略,继续扶植清政府作为侵略工具。同时,义和团运动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,加速了它的灭亡。
三、《辛丑条约》
1、时间:1901年
2、双方:清政府–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。
3、性质: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。
4、内容:
(1)清政府赔偿白银4.5亿两,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;
(2)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;
(3)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,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;
(4)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,允许各国驻兵保护,不准中国人居住。
5、意义:
(1)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,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;(2)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;
(3)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
四、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:
落后就要挨打,以史为鉴,吸取教训,坚持党的领导,勤奋学习,将来为国家的强大,中华的振兴贡献力量。
★注意:重要问题
1、《辛丑条约》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,请你结合《辛丑条约》主要内容,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。
A、巨额的赔款,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,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,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, 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,社会经济更加萧条;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,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。
B、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,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。
C、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,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,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。
D、在北京设“使馆界”,实际上是“国中之国”,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。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“太上皇”。
2、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:林则徐虎门销烟,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,如果没有虎门销烟,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,这一观点你赞成吗,请结合史实,写一篇50-150字的辩论稿。
这一观点不对,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,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,发动了鸦片战争,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,而是历史的必然性,因为工业革命后,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,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,推销工业品,掠夺廉价工业原料,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。
3、《辛丑条约》签订后,有人指出,清政府已经成为“洋人的朝廷”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,为什么?
答:这种说法有道理。通过《辛丑条约》,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。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。
按条约要求,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,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“守土官长”,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从。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。说清政府已经成为“洋人的朝廷”毫不为过。
声明: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《一卷搞定》测评卷由学林试题研究院精编,内含一次月考、期中考试、二次月考、期末考试共八套试题,难度适中、区分度合理,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,适合用作中小学生的阶段测评练考卷。另:小学语文、数学含单元测评卷。(购买时请选择教材版本对应的试卷)
订购方式:
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“学林商城”。